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TTS新传热点碎片:日本核污水开始排放,人类是要嗝屁了吗?

添加时间:2024-02-13

/

@™️

*小红书账号: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

*本栏目以对成为公共舆论焦点的热点事件分析为主,由985院校上岸姐妹撰写,从事件介绍,到可以使用到的相关理论内容、论述语句,全方位地为正在备考的24届老婆提供学习思路与相应的可记录语句,在保证应试的同时,也希望秃头所能够成为一位赛博观察者,成为加速社会时代下得以让过去的历史能够保存下来的记录者,用书写、用文字,阐发独立思考,让理想与观点入世,使其得以真正洞察现实生活。

*推文内容同步小红书更新,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账号鸭!来和秃头所在小红书见面吧!

核污水反对_核反应废水_反抗核污水

2023年8月24日,

需要被铭记的日子。

@™️

“近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开始核污染水排海。据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东京电力(东电)公司正为2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进行准备,但若气象条件不合适,24日的排海计划可能取消。据悉,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将会影响整个太平洋乃至全球海域。由于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日本政府这一决定一经公布,引起多方反对。”[1]

今天当地时间13:00,在国际与日本群众一片反对声中,日本福岛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在全球性疾病风险尚未清除、区域性战争问题仍未停歇、国家间政治博弈依然严峻、全球变暖等自然环境问题尚待解决之际,核污染水排海进一步加重了当下的环境风险。如何解决环境风险、如何应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乌卡时代,成为了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风险感知与政治博弈:环境传播的起锚点

虽然现代西方社会对环境的认知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对新大陆荒野的保护与保育,然后逐步扩展至对人类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考虑,但环境传播正式走入学术的视野则是在上世纪60年代,农药污染、石油泄漏、空气污染,民众对环境风险的感知以及“寂静的春天”等一系列的环境运动倒逼着西方政府关注环境问题,也让频发的环境灾害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话题。

核反应废水_核污水反对_反抗核污水

而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对环境风险的转移和嫁接进一步让环境问题走向国际政治领域,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低政治”向度的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焦点,西方媒体早期对发展中国家雾霾等环境问题的议程设置、近年各类污名化报道,都体现出了环境话题的政治性。因而当我们讨论环境传播时,不仅需要讨论环境问题、风险与治理,还需要关注“环境”这一公共议题讨论与建构中的场域影响、修辞问题与政治问题。

但同时,环境传播中夹杂的政治博弈也容易转移人们的关注点,忽视真正的、危机人类命运的环境风险。比如,在环保议题成为了西方国家参与政治选举、拉拢选票的政治筹码时,环境保护就更多地成为一种政治标签,如何解决问题的讨论就会被搁置。而在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际政治带来的舆论失焦。

二、意识觉醒与过度煽情:情感叙事的利弊交织

从客观性到介入性,随着新闻传播、公共讨论参与主体的扩展,公共传播不再讲情感视为理性的对立面,而是开始挖掘公共修辞中情感叙事的意义。在环境传播这一公共讨论中,情感叙事的介入也在不断地推动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识别、感知与认同。“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地球上最后一只北极熊”等公益广告标语、《自白》(网易新闻于2018年推出的新闻作品)等对环境问题新闻事件的沉浸交互式展现,都在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环境问题意识的觉醒。针对核污水问题的环境讨论,也通过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捕捉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引起公众对人类未来的关注。

但不能否认的是,尤其在当前混乱驳杂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中,情感叙事确实会带来非理性传播,过度煽情也会导致人们对环境传播中核心问题讨论的缺失。今天中午日本核污水启动排放之后,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放的煽情性视频在互联网环境中迎来爆发性增长,在民族对抗情绪和对污水排放的抵抗、愤怒情绪的交织下,人们对核污水这一环境风险的讨论逐渐失焦,转向了对日本的情绪化谴责和对风险事件的恐惧性内容传播中,讨论热度高涨,但却缺乏建设性意见的输出。

三、建设新闻与科学传播:环境传播的未来导向

之所以国际性环境问题在传播中总是面临讨论失焦的问题,是因为各国在对环境问题的报道中仍然保持着以往的冲突性报道原则,全球性视角的缺失让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环境话题只能停留在不同主体间的对立上。建设性新闻的概念由丹麦学者海格拉普于2008年提出,倡导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将“建设性”的新闻标准补充进传统新闻价值标准中,其核心理念包括问题解决导向、面向未来、包容和多元、民众话语赋权、引导公众讨论和协同创新。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性的动荡让人们再度关注起这一概念,以共同体视角寻找对环境问题解决方法应当是环境传播未来发展的根本导向。

而在对环境问题的公共讨论中,专业媒体、拥有专业能力的自媒体对环境话题的科学传播也将成为新闻媒体的补充,进一步消除环境传播中的情绪性、恐惧性内容。公众的恐惧、焦虑源于风险的未知性,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只能模糊感受到核污水排海对整个生态链的破坏,却并不清楚其扩散的事件、危害的程度,以及是否有解决或者缓解的办法。在未知中,人们只能诉诸情绪宣泄来缓解自我的焦虑。因而,科学传播也将是未来环境传播的另一面向,以知识的普及促进理性讨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央广网.核污水≠核废水!日本核污水排海对我国的影响有多大?专家详解→

[2]李明,曹济舟.话语变迁、主体演进与本土化反思——中国环境传播10年研究综述[J].传媒观察,2023(03):70-79.DOI:10.19480/ki.cmgc.2023.03.008.

核污水反对_核反应废水_反抗核污水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
「秃头所全能实务班」

一间属于新闻人自己屋子
消息改写与评论写作/7月至11月

反抗核污水_核反应废水_核污水反对

☾˚‧º· ☾˚‧º·
「24届/夏日专题班」

五门新传重点学科
60天/152小时/提升新传知识



核反应废水_核污水反对_反抗核污水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hm0755.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